课程名称:  教育学


    自2017年师范学院成立以来,《教育学》便是我院全日制学前教育本教育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后来多次修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备受重视,在注重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重视学生学科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分,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思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该课程重点突出以下育人目标: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挖掘教育学科中的思政素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操,为其今后投身教育事业奠基坚实的公民道德基础;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结合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解释和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在新时代取得新发展。
在积极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本课程形成以下突出特殊。
(1)本课程思政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往课程思政学的普遍做法。这一观念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技术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学生成长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已不再满足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期盼大学的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2)从追求教学环节完整到实现有效互动的转变
课堂教学模式,重点要放在强化教学互动与交流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或提出问题,让思政课的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3)本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由侧重评“教”到评“学”的转变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由侧重教师“教”到重视学生“学”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评教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应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形成以评“学”为着力点的教师教学评价导向,学校行政部门要从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出发,创设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
本课程将对高校本科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师范类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受益范围包括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学术研究机构,高校相关学科与专业及其师生等。

 

教师概况:   刘鸿昌 

 

    刘鸿昌,男,湖南省汉寿县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常德市名优班主任,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政策、教育原理等领域的研究,主讲《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育管理学》《学前教育史》《教育经济学》《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近年来,在《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现代教育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出版专著2部,独立主持或参与重大科学研究7项。